人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,就是離苦得樂,三界六道眾生亦趣向於此,此樂乃永恆寂靜之樂,遠離顛倒夢想,滅盡貪瞋痴煩惱,解脫之樂,也即是趣向真埋、真人、真空、真面目也,而諸佛所教,乃以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、自淨其意為趣旨,現象界的一切,皆由真空而妙有,緣生緣滅,生滅變異,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最終與道合一,而老子亦示,「無,名天地之始,有,名萬物之母。故常『無』,欲以觀其妙;常『有』,欲以觀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」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萬法歸一(能源),一又回歸於道《空》,法界乃空、有同時存在,但道的本體為「空」。因此,吾人進道修德,一切皆以歸零〈放下〉,為趣旨,無所求,無所得。無為而無不為也。故善知識皆期勉有志於學佛修道者,皆能由有為而漸漸契入無為,勿以方便為究竟,由迷信型~信仰型~最終能提昇至智慧型的學佛者,本網誌以讀書會時所搜集各善知識的智慧之語所作筆記,除自修之外亦提供同參道友參研,並歡迎來訊以心得會友。

智者的法語

空海法師法語:
*凡夫因內心的苦、不安,而不斷的向外求;有智慧的人是向內淨化身心,如實觀察,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。

*在追求真理的路上,要冷靜、理智,求真、求證;要學習聽真話、聽逆耳的忠言。

*眾生因為不知足而成為欲望的奴隸;有貪愛、執取、黏著,就會患得患失,就會有苦。若能不貪愛、抓取,不管境界如何變異,心不隨境轉,也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。

*只要在你的心中有容納不了的人,你的苦海就存在。

*修行不是在練功夫,而是在修正我們的顛倒夢想;你功夫越厲害,跟你對立的魔境也越厲害。

*眾生習以為常的思惟是:看不到自己本身重重的問題,而一直在怪外境。

*眾生常會用自己的好惡,自己的框框來當標準,然後去衡量別人是否「犯戒」,是否「如法」,那都是無明與我慢。戒律是用來規範自己,不是拿去衡量別人。

*能在歷緣對境中,把講話的衝動速度慢下來嗎?能聽到自己講話的音調高低與聲浪起伏嗎?能覺察到講記的衝動與衝動背後的我是、我能、我慢嗎?有看到手脚、身體動作的急躁與輕浮嗎?能緩和下來嗎?有看到思想、意念的衝動嗎?當我是、我能的慢心、貪心、瞋心升起之際,能覺察到嗎?能停得下來嗎?

*只要心中有界線,就會有衝突,痛苦就會不斷。

*修行是要從自己改變起,你的心改變了,外面的境界就改變了。所有的煩惱、痛苦都是人類自己造作出來的。

*無常、無我是實相、是真理,眾生若對無常、無我不能如實深觀就會與大自然的運行法則相抗爭,「苦」就會產生。

*唯有「自我」死掉,才能到達不生不死的彼岸;唯有放下一切,才能得到「無限」。


靜老說的話:
*對世間人而言,最幸福的事情是能過著平安、健康、長寿、家庭和諧、工作順利、經濟富裕、受眾人恭敬等等舒服的日子。但縱使全都得到了,亦是生滅無常的,且依然不能解決習氣及生死輪迴的問題。

*人生最痛苦的是:有感受,但身心卻不能做主,有真有假卻沒智慧洞悉真相,總是迷失在假相裡打轉。所以不管別人說什麼,都要以念佛、改習氣為主,才能解脫一切痛苦。

*靈魂會隨因緣而改變,人是人的靈魂、狗是狗的靈魂,唯有佛性是永遠會改變的。

*馬有五種:1、看到皮鞭的影子就知道跑。2、要打到皮。3、要打到肉。4、要打到骨頭才知道跑。5、打到骨髓了還不願意跑。

*是否能真與佛法的法意相應,完全決定於「心地的品質」。要是自己心不誠不信,即使每天接近佛法,真善知識再怎樣教籌,自己在運用的依然是意識心的產物,所行亦是自以為是,會錯意的假佛法。(用錯心、修錯法走錯路)。若真想要出六道,就要把我執的主觀習氣放淡些,心的品質才會提升,才會有心甘情願的真誠信出來,而能「相應到佛法的法意入心」,心才會真正依佛法的法意去行,漸進的把心地的我執放掉,而能真信願行念佛改習氣。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追蹤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