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,就是離苦得樂,三界六道眾生亦趣向於此,此樂乃永恆寂靜之樂,遠離顛倒夢想,滅盡貪瞋痴煩惱,解脫之樂,也即是趣向真埋、真人、真空、真面目也,而諸佛所教,乃以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、自淨其意為趣旨,現象界的一切,皆由真空而妙有,緣生緣滅,生滅變異,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最終與道合一,而老子亦示,「無,名天地之始,有,名萬物之母。故常『無』,欲以觀其妙;常『有』,欲以觀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」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萬法歸一(能源),一又回歸於道《空》,法界乃空、有同時存在,但道的本體為「空」。因此,吾人進道修德,一切皆以歸零〈放下〉,為趣旨,無所求,無所得。無為而無不為也。故善知識皆期勉有志於學佛修道者,皆能由有為而漸漸契入無為,勿以方便為究竟,由迷信型~信仰型~最終能提昇至智慧型的學佛者,本網誌以讀書會時所搜集各善知識的智慧之語所作筆記,除自修之外亦提供同參道友參研,並歡迎來訊以心得會友。

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10~ 12章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10~ 12章



第十 玄德章


【本章經旨】本章之前三句乃內聖之三項綱領(首句「載營魄抱一」是抱元守一,乃道教之精義,是使魂魄歸根,此乃窮理之道。二句「專氣致柔」是涵養浩然,是乃儒家之主說,是調化氣質,使直生本然正氣,此乃化氣之道。三句「滌除玄覽」是破象明理,此乃佛門之心法是除現象界之一切法塵,教人棄外求真,此乃破象之道也),次三句為外王之三項諦要(無為而為、守樸還淳、真知無知),而後三項之美德,乃是成就聖人之最後關鍵;是以本章之要旨,即是始在養氣明心,次為修身治世,終為大德圓融,此三者便是修道上必要之路徑。在佛法上即是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之次第,亦即如「明明德、新民,止於至善」之次第也。


【經文】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?


【註】載:乘載,保持。營魄:保護心神而不散亂。營:護。魄:心神、魂魄,也即是人類之思想心識稱作魂「屬陽」,與官能知覺叫作魄「屬陰」(就是我們的身與心)。抱一:就是身、心、靈是一體的。


【淺說】我們能專一守道,養太和之氣於一心,營護住身中的魂魄而不散亂嗎?身中之魂魄,如車載物,物必隨車而行,魂魄也隨身而在。魂與魄乃是一體兩面,魂乃陽靈,輕清之氣也;魄乃陰靈,沈濁之氣也。心能安和守道,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滅,則沈濁之魄能轉化成輕清之氣,如此則會陰陽調和,魂魄合一,精氣神飽滿,自然是身體健康,智慧增長。若心緒無常,喜怒定,三毒六慾叢生,則輕清之魂亦能轉化成沈濁之氣,如此則傷魂傷魄,靈肉不調,精神懈倦,或身或心即生病矣。


驚心則動魄,我們面對紛擾的人事環境,心情極易受到外境影響而激動。當此激動的情緒生起(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慾),都會對我們的身心和魂魄產生負面的影響。在情緒糾結之同時,會自我們的心念之中,凝化出一個執著的分靈(魄)。而此分靈,會因當時情緒所造成的業力影響,而被受制於一個由我們的內心所感召來的空間中。而此「異度空間」非肉眼能見,它是我們的「心念」所變化出來的。而此空間,除了自己的分靈,沒有其他任何一物,是個空無的世界,我們的分靈,受制於其中,難以回歸現實的原身。若我們當時所造成的心結是害怕,則會產生恐懼不安的靈魂;若當時的心結是哀傷,則會產生悲傷憂苦的靈魄。心結愈重,則卡在異度空間的力量也愈强,幾年甚至百千年,都無法離開。而這些靈魄的意念,則會對當事人造成潛意識的心理影響,即使是生生世世,也會跟藏於其內心深處,造成個性或心裡層面的干擾。除非以修行之力量,化解當時不平之心念,方能將所分出之靈,救度回來。


【深義】你能不能讓我們的身、心、靈合一,做一個完整的人?而不是戴著很多的假面具。也就是我們的表面意識與潛意識能夠一致。(空海法師)


* 營魄抱一之工夫可分即相與離相二種:


(一) 即相靜坐法:初學者在體知此「一」之處地以後,若能習以為常的在有意無意中向此「一」處冥思凝視,依其地來降伏旋生旋滅之一切妄念時,日久自能觀測性中天之不可思議境,那麼一旦到了這步妙境,除可以屏息一切塵勞,使真性得以復現以外,更可以藉這個靜坐工夫來迴光返照,以作省察過非之階梯,自審功過,天良逈露,是以此靜坐功夫也是君子慎獨之要領。


(二) 超凡入聖之離相靜坐法:此法不必拘泥外形上之方式,不論行止坐臥,隨在隨處均可以活潑自然釣與真一不離,靜入太虛動合天理,心念永遠和此「一」相通相印,因其營魄本來就已不再離開,所以就必再用勉强之靜坐法來降伏了。是以三教聖人教人息勞明心之方法,開始都是以即相之靜坐法為入門,待慢慢的能夠由勉强轉入自然後;再以離相之內觀法為究竟,學道者若能造詣此種境界,這才是「載營魄抱一」之純真化境了。


*抱一之法,除有「即相」「離相」之二項步驟以為向本體收攝之方法外,在涵養魂魄上尚湏以清心寡慾為先決之要諦。因心清其「魂」自明,慾寡其魄自壯。假若人一味的只知甘食悅色,無限度的為六慾戕賊官能,更營營亂思沒有稍息的後七情覆蓋心神時,如此其人之魂魄自然衰弱不振。精英既失,像這樣的人還談什麼抱一之道呢?故「載營魄抱一」者,本是向本體之還原行事,欲竟此事就當在事先以清心寡慾來壯徤魂魄,如此主客內外雙方並道,才能收得抱一之功效。蓋障礙自性之原因本來有兩方面:其一是來自於有形上之物慾,其二是發於無形上之氣質,物慾過重可削弱人體之精英,氣質肆張可使心度狹僻而乖戾,故此二者同是導生罪惡之因源和蔽滅性光之要素。


*「載營魄抱一」簡言之,即是使念頭和行為完全率性而行。若再依佛理來解釋;即是在六根對境之時,要轉識成智,以法界體性智為轉向之正體。眼耳鼻舌身之五根感覺可言為「魄」,而意根之念頭即是「魂」也。


【註】專氣:是收攝消弭氣質(貪、嗔、痴、慢,一切的剛强之氯)。也就是心不散亂、清醒明覺。致柔:是達到最柔和之境(人類最初原性,也是未染未蔽以前之天真原態)。


【憨山大師註】:專氣致柔。「專」,謂制也。學道功夫,先制其氣不使妄動以薰心,制其心不使妄動以鼓氣,心靜而氣自調柔。工夫到此,則怒出於不怒矣,如嬰兒號而不嗄也。


【淺說】我們能將貪瞋痴慢一切的剛强之氣收攝消弭,化為柔和,就像是嬰兒的柔軟與純真無邪嗎?學佛修道者,往往只注重外相之修持,而忽略了內德之涵養。天天打坐、參禪、念經,數十年如一日,努力精進,似乎也修的不錯,但人事魔考一來,是非利益牽扯,貪瞋痴慢則無一不現,這樣真能成就嗎?「專氣致柔」是從心而修,非表相也。


【深義】我們能不能心不散亂,清醒明覺,讓身、心能像嬰兒般的柔軟,天真純樸,返璞歸真。(空海法師)


*「專氣」乃是化氣,並不是全然不發。而「致柔」即是發而中節,故專氣者實是削其不當而養其當,將乖戾暴僻化為柔和中正乃止。是以孟子之「善養浩然之氣」即是老子專氣致柔之氣,至於「至大至剛」當然就是柔之至境了。


* 「柔」為原相,「專」為功夫,若能專氣以致柔,即是全性保真之道。故世人各自之不同氣質,如感覺有悖於嬰兒之原相時,即當同專的功夫來舒化,不要任其變態而循私濫用,如現代人類之暴戾寡情好殺成性等,即是因一點氣質之不化而發展起來多。


氣質:金性─陽(○剛毅果斷)陰(●專制寡情)


木性─陽(○寬厚仁慈)陰(●嗔恨嫉妬)


水性─陽(○沉靜聰明)陰(●陰險多術)


火性─陽(○熱情好義)陰(●執拗暴燥)


土性─陽(○量宏懷寬)陰(●厚顏無恥) ○原態 ●變態


* 【註】滌除:洗除。玄覽:廣學多聞(法塵)。玄:廣。覽:所知所聞。【憨山大師註】:滌除玄覽。玄覽者,謂前抱一專氣工夫,做到純熱,自得玄妙之境也,若將此境執之而不化,則返為至道之病。故湏將此洗滌淨盡無餘,以至於忘心絕迹,方為造道之極。


【淺說】我們能否洗除心中的塵垢,並放下知見之的執著,而便心靈清澈無瑕嗎?修行之人,不要執著六根所見到的、所聽到的、所嗅到的、所嘗到的、所接觸到的及在意念上所起之妄念。就連「不執著」的心,也不要去執著,也都要放下,自然而柔和,如此離大道則更近了。


【深義】「玄覽」即是一切見聞知識諸學,甚至諸聖之言教亦包括在內,因為這些玄覽可視作修習上之補助,但不可執著,若執而不化,這就不但無助於正修,而且「智為才奪」有時反成道障了。


【經文】愛民治國,能無為乎?天門開闔,能為(無)雌乎?明白四達,能無知乎?


【註】民:身也。國:心也。無為:無我、無私。


【淺說】我們能不違背良知,順著自然的法則來治理國家,教化人民,而達到無為而治嗎?


民者身也,國者心也。治理國家與治理身心的道理是一樣的,能否以無所求的心來修持,放下身心的執著與掛礙,而將自己達到無執而修的境地。


【深義】「愛民治國」乃外向行為上之總名詞(外王),舉凡度人、化人、覺人、治人等,以及身有領導權治理權能夠說教施玫者皆包括在內。老子所指出的愛與治之真諦,就是教人以自性來愛人,從人性以治人,純出於天理,不混含半點私慾,這就是老子之真實心願。


【註】天門:指人心。 開闔:六根接觸六塵。 雌:母、道。


*【憨山大師】版:【天門開闔,能無雌乎】「雌」,物之陰者,乃留藏之意。開闔,出入應用之意。蓋常人應物,由心不虛,凡事有所留藏,故心日茆塞。然聖人用心如鏡,不將不迎,來無所粘,去無蹤跡,所謂應而不藏。


【淺說】我們的起心動念收放之間,能否不違逆大道的法理呢?順天者生,逆天者亡,天下道理無不如此。人之心竅,出入動靜,若能以中道柔和為本,以自然無為為用,則應對一切事務,不湏多費心思,自然能達到動靜合宜之境也。


【深義】「雌」就是柔和、安祥、寧靜的一種形容。「雄」為陽剛、代表一種衝動。我們平常眾生的身、口、意,對外都是在衝動、衝動,能不能讓我們轉為以柔和、安祥的接觸這世間,慈悲的善待一切眾生。(空海法師)


*感而遂通,心生萬法謂之「開」。萬緣皆空,一念生謂之「闔」。故在一開一闔之間能善以雌道來處事接物者,其情自平,其行自立,果能此道,雖愚必明,雖弱必强,是以這為雌之道,實有莫大之上達潛力。


*「天門開闔」即心靈之一動一靜,因「愛民治國」之行事不能不勞使心神,必湏由心神生發實智慧與良知,這才能收得無為而冶的功效,故「天門開闔」者實就是主宰行為之原動力。不過心神之開閉雖是人人所具之本能,但唯有為雌之道甚難,何謂為雌?蓋雌者靜也,唯持靜始能得體,故這為雌之道,即是渾圓安靜柔和寂然之意。若有人其在愛民治國之行事上,能夠在心神之一開一閉之間,能伏妄心之起,不使妄情有亂真理,不為氣質而動其性,把一切剛銳浮燥之心除掉,常以安祥無欲之清靜心來處事接圽,全以如母愛之雌道來加諸世人,不過不激,無私無邪,這樣才能不生做作虛情,此即天門開闔為雌之道也。


【註】 四達:通達道理而無所障礙。 無知:無所不知,深藏不露,看似無知無能。


【淺說】我們能否在明白大道,了悟真理之後,還能以謙卑為懷,深藏不露,大智若愚,如無智人嗎?。大智,即是佛家所說的般若智慧,非世智辯聰所能相比。


【深義】「明白」是自性圓通義,因己無私無欲得生妙覺,故曰「明白」。「四達」是通達無礙義,因能教治萬物無所不化,故曰「四達」。即一個人之內外行為皆臻至善之境之謂。


老子說至此處已把「自治之綱領」和「治世之諦義」完全交代清楚,唯老子猶恐世人還以假聰明用事,仍舊拋不掉假見假知,不能以虛靜圓明的真知良知來顯通,致而不知强知,不能强能,像這樣的人雖覺已明白四達,但在老子看來他的實質是仍與不知者無異。因為真正真知的人誰已臻至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之境,但仍要渾渾噩噩的像不知一樣,既沒有分別計較之心,亦無炫耀發達之念,能夠這樣,這才是真能明白四達之人了。是以真正明理的人他但不與世俗爭作為,在外表上雖看不出什麽,可是他的內在智慧却是大明大白功。而世人所欲知者多是功利的求得方法,但沒想到這些所求之結果皆要變成泡影,是以其所知者實即等於不知。而聖人之所知是著重於性命之根元和道德之闡發上,他在目前雖不若俗世人之聰明伶俐,但最後在世俗所期求之一切化作夢幻泡影時,他却能歷世而不朽,故聖人之所謂知處,實即聖人之真知處。


【經文】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

【註】畜:畜養。不有:生有而不執著。不恃:沒有我是、我能、我慢之心。長:優越,居眾人之上也。宰:主宰。玄德:天德,天之德深妙難解之義。


【淺說】大道生養了萬物,卻不會去執著萬物是自己所創生的;造化了天地,也不會自持己能;雖然至高無上,而不以主宰自居,這就是大道至尊至妙之德性也。


修行之人,能否學習大道的精神?成就了事業,卻沒有獨覇的心態;幫助了眾生,而不自恃己能;即使高高在上,也不以老大自居。如此之德,即是聖德也。


【深義】太陽與虛空,代表我們一般所稱的「天」,地球是包括大地、流水、空氣,是屬於「地」方面的,亦即所謂「天地」的具體意思。天地不斷默默在養育一切動物、植物,這些動圽、植物都是在天地大自然默默養育之下,才慢慢的成長,都是詮述整個天地默默孕化萬物,無我無私的精神、特色。所以,真正要體會「無我」的精神,一定要深觀整個法界、大自然。佛陀告訴我們,希望能回到「自依止、法界依止」,逶過佛陀「指月的手指」去看到整個法界、大自然的奧妙,體會大自然「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」真正「無我」精神的展現到後來才真正體道、悟道、行道而得道,才能夠「與道合一」。


「無我」不是從經典文字上面去解折、推敲,一是要真正做出來。大地每天在養育你,任你踐踏、任你大小便吐痰,都是無怨無悔,都在宣說「無我」。很多人認為大地是無情的,而我們人類才是「有情」,人類比無情的高尚、高級很多,然而就是看不到整個天地的養育,智慧眼沒有打開就是看不到整個天地的養育,於是就在那裏展現我慢。






第十一 虛中章


【本章經旨】在言有、無應用之妙理,只有虛空之無,才能有妙用。


老子為顯示道的虛無妙用起見,故乃藉此三喻來申說之。藉器之喻可以類推天下之一切萬有,都是由「無」中化生出來的。這個道理明白以後,那麽如再能就物返求諸身時,則無形中自能了得自性之真用處了。


至於本章所以定名曰虛中之原因,蓋中乃萬物之理體和萬事之正則,宇宙之大中曰無極,人類之大中曰靈性,賦於萬物曰物理,在於萬事曰事埋,並且這些大而小之一切中體與中則,更不是各別孤立存在,實乃宇宙本體所顯現之一部份,互即互用,皆是由一個大本上連貫下來的,也都是由「無」的微妙作用了。


中即是道,而「無」亦是中與道的代名詞,因中之大用乃在無聲、無臭、無形、無相之虛無中顯現,故我們若能體得此虛中之妙;更應在一動一靜上應用此虛中之理。


【經文】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


【註】輻:車輪中的條木。轂:車論中穿條木的軸心。無:空虛。埏:和土(使水混合混)。埴:黏土(細黄的陶土)。戶牖:門窗。


【淺說】以車為譬喻,三十根條木穿在同一個輪軸中。就是因為軸心是空虛的,才能容下條木,車才能發揮行載的作用。


將陶土製成了器皿,就是因為器皿的中央是空虛的,所以才發揮了盛物的作用。開鑿門窗,留了空間,方便出入,房子才能發揮居住的作用。


所以,車、器、室三種,都是實質的物體,這是給人便利的。無實體的空虛處,才是真正讓人發揮使用的。


有多少人可以真正體會「虛」的妙用。身是實,心是虛。虛才能容,容才能得。虛於人事,則得智於人事;虛於萬物,則得智於萬物;虛於天也,則得智於天地。


人之心性,本來如道,寂靜光明,可與太虛相融合,可以通達萬事物,只因貪瞋癡慢、七情六慾,填滿心中,使內心不再是「虛」,所以不能容下「道」之妙智。若是真修行,就要從謙虛己心,放下執著開始。


【深義】憨山大師:此言世人但知有用之用,而知無用之用也。意謂人人皆知車轂有用,而不知用在轂中一竅。人人皆知器之有用,而不知用在器中之虛。人人皆知室之有用,而不知用在室中之空。以此為譬,譬如天地有形也,人皆知天地有用,而不知用在虛無大道。亦似人之有形,而人皆知人之有用,而知用在虛靈無相之心。是知有雖有用,而實用在無也。然無不能自用,湏賴有以濟之。故曰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利,猶「濟」也。老氏之學,要即有以觀無,雖有而不有。是謂道妙。此其宗也。


◎ 車利交通,器利飲食,室利居住;此即「有之以為利」。車轂中空,器皿中虛,戶牖空洞,此即「無之以為用」。天下萬有皆不出「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」二句之範疇。如日常所必着之衣服,正著其無處,所穿之鞋履,亦穿其無處,所戴之冠帽,亦戴其無處。


◎ 陰陽一大輪也,以其有消長之功。天地一大器也,以其有覆載之功。宇宙一大室也,以其有容納之功。此三者皆有迹相來示現,所以才能利益萬物,運化無窮。但於不視不見中,却有不著迹相之無極在造化著。


◎ 人身亦一輪也,以其有動作與情感。人身亦一器也;以其能進化與創造。人身亦一室也,以其有萬德與智慧。此三者之示現,雖亦和天地一樣不離迹相,但其主動人身之核心,亦是於不視不見中由無極一元之心性來主持的。


◎ 「無,名天地之始,有,名萬物之母」,可知「道」乃真無之物,而「德」却往往顯露在有形上。如有人在行動上作些慈善事業,這可說是「有之以為利」了。可是能夠促使他生發慈善之動機,支配他思想變成行為之原動力,却是人人與生俱有之良心(無形)作用,此即「無之以為用」了。


◎ 老子所設之三喻,其一言無在中央,所以才能運轉,此喻陰陽造化所生。其二言無在體中,所以才能容納,此喻天覆地載之所由。其三言無在空處,所以才能出入,此喻生生不息之所自。此三者原來有異有同,所異者乃是異其有,所同者乃是同其無,是以天下之萬事萬物凡有虛中之理可見者,其無之妙用皆同,而其有利因種種條件之不同故受利亦異,有此「有與無」之異同參錯之後,是即萬物顯生之緣起了。


第十二 為腹章


【本章經旨】教人棄物慾,涵養內德,養性求真。此與佛之六根清淨,和儒之四勿,其旨大同小異,同是教人精神內用,守樸淡慾。


【經文】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。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。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是以聖人,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
【註】五色、五音、五味:泛指一切色塵、聲塵、味塵。馳騁:騎馬奔走。


田獵:古時候禽獸多,常會破壞田地,打獵原為保護田種,故稱「田獵」。後來演變為傷生害命的遊戲。妨:害。腹:指內德。目:指外在一切私心慾望皆是。彼:指外慾享受。此:指修心養性。


【淺說】一旦執著了外在的表相與美麗,則心眼就瞎了。一旦執著了好聽的言語或音聲,則心耳就聾了,一旦貪著了爽口的滋味,則品嚐大道的味覺也將失去了。


古人騎馬打獵,如同今人遊戲玩樂,久而久之,玩物喪志,沈迷墮落,失去了理智而不覺。奇物異寶,容易變成害人的利器。沒有的人,費盡心思想要得到它,擁有的人,躭心害怕會失去它。這些身外之物,只會讓自己心靈得不到清淨。


所以聖人培養內德,重視心靈的修持,不會貪著身外的享受。因為這些身外之物,只會容易使人迷失真我,所以只取大道而行之。


聖人養心不養身,所以超凡而入聖;世人養身不養心,所以輪迴而苦惱。


【深義】憨山大師:此章所言物欲之害,教人離欲之行也。意謂人心本自虛明,而外之聲色飲食貨利,亦本無可欲。人以為可欲而貪愛之。故眼則流逸奔色,而失其正見,故盲。耳則流逸奔聲,而失其真聞,故聾。舌則流逸奔味,而失其真味,故爽。心則流逸奔境,而失其正定,故發狂。行則逐於貨利,而失其正操,故有妨。所謂利令智昏,是皆以物欲喪心,貪得而無厭者也。聖人知物欲之為害。雖居五欲之中,而修離欲之行,知量知足。如偃鼠飲河,不過實腹而已。不多貪求以縱耳目之觀也。諺語有之,羅綺千箱,不過一暖,食前方丈,不過一飽,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去除貪欲之害,而修離欲之行,故去彼取此。

1 則留言:

jahmillepacitto 提到...

The Casinos, Their Games, and the History of - Dr.MCD
1. The Casinos, Their Games, 여수 출장마사지 and the 출장샵 History of Las Vegas. 군산 출장마사지 This is not 안성 출장마사지 a typical gambling destination. It 상주 출장마사지 is an all-inclusive resort with all the

追蹤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