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,就是離苦得樂,三界六道眾生亦趣向於此,此樂乃永恆寂靜之樂,遠離顛倒夢想,滅盡貪瞋痴煩惱,解脫之樂,也即是趣向真埋、真人、真空、真面目也,而諸佛所教,乃以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、自淨其意為趣旨,現象界的一切,皆由真空而妙有,緣生緣滅,生滅變異,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最終與道合一,而老子亦示,「無,名天地之始,有,名萬物之母。故常『無』,欲以觀其妙;常『有』,欲以觀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」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萬法歸一(能源),一又回歸於道《空》,法界乃空、有同時存在,但道的本體為「空」。因此,吾人進道修德,一切皆以歸零〈放下〉,為趣旨,無所求,無所得。無為而無不為也。故善知識皆期勉有志於學佛修道者,皆能由有為而漸漸契入無為,勿以方便為究竟,由迷信型~信仰型~最終能提昇至智慧型的學佛者,本網誌以讀書會時所搜集各善知識的智慧之語所作筆記,除自修之外亦提供同參道友參研,並歡迎來訊以心得會友。

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一章 ~ 第九章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一章 ~ 第九章



緣起:


今日所謂之人類文明與進步,不客氣的說就是越發的自私和越發的無知。現在世人所犯的两種通病:一、是迷信物質可決定一切,二、是思想盲目的逐新拋棄了固有的一切,這樣所造成之事實,在正面上看來人類是在奇物滋起的日益進步,可是在另一方面上,人類之本質不是正在退化嗎?殘忍與嗜殺,墮落與自私,在名利與物慾堆中葬送寶貴的一生,人生來去之究竟意義為何?人類與萬物之關係如何?由這二種通病之互相感染上,早己拋諸腦後。


人類在大量消耗物質,和拚命在作進化競賽之後,必然要惹起紛爭,如工業能源之不均與不足,就會造成必爭之焦點,且將破壞大自然生態的失衡,一旦地、水、火、風失調,整個地球將產生劇變,天災地變將接踵而至,凡是相信物質決定一切的人,正為物質而煩腦和瘋狂,這不但是構成世界爭戰的原因,並且己直接威脅到人類之生存。


是以人類之两大通病,是在急功近利之教育制度薰習下,思想與行為二合為一的相因而成的,世人為物質操其心勞其形,在羅掘佔有之後再莫名其妙的加以浪費,這除加速物質終窮之來臨以外,因物質所惹起的熾盛物慾,和似是而非的邪說混在一起時,就很容易喪失人類之真本位和真意義了。


現在的世界,在表面上看來是新與舊的交替,實際上說來正是正與邪的搏鬥,由思想到行為,無處不呈現五光十色紛紜錯雜的現象,這對富衝動力而缺乏定力之之人們關係至大,稍不留意,在不知不覺中就很容易喪失自己當然之本位,是以在這駭浪洶湧之世界中,如欲認清理路必先認識自己,而欲救人亦必先救自己,如果自己的本來面目尚不知,人生的真價值以及生死來去等問題還塻不清時,則入世仍要迷於流俗,出世亦要迷於旁左了。


是以老子道德經正是解答此一問題,有識者雖知唯有復與道德,才是救世的真正寶笩,但如道德之體用和人生之關聯,不能成為人類之本來面目與本然行為時,則還是流成能言不能行之高調而己。再說世人更習染了一個垠深蒂固之偏見,以為凡是舊的東西都沒有重新研讀之價值了,因之就一味的唯新是尚,趨奇若蜜,那麽若舊事重提這道德問題時,便很容易為這偏見所壓制,視為古腐而不遑一顧了,其實事有今昔而理無新舊,「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」一句話,真可以運用千古,母愛是人類最早之天性流露,自古至今這母愛又何嘗有異樣過?故天地存在一天,這「生天地」與「天地生」之真理就始終不會更變,一般人之趨新厭舊,其實只是人云亦云的未能深入證悟就是了。


【道】是萬化之祖,未有天地即有此道,天地萬象由它而成,一切生靈萬物亦由它而生,體為真空,功至萬能,自古迄今,為一切至人之最高理想物,世代雖在展延,這道並不因世代之展延而有變,故天地有成敗,道無成敗,萬物有生滅,道無生滅,這道永遠是一切動靜有形無形之總主宰,這是絕對不變易的。佛說的「法性」,就是說道的本質是攝藏萬法。因其所含藏之能無法一一假言語具說出來,故只可說它是生發萬德之核心,產生眾善之元素,和導成一切合理事態之極則了。是以凡是合乎天理天律之行事,及屬於正氣正義之作為,而是由人性本然中不曲不阿所生發者,及宇宙運轉的機制,如諸天星宿之整齊排列,寒來暑往之定期秩亭,陰陽消長之巧妙運用等,皆是道之作用。


【德】並不能獨生獨立,乃從屬於道而來,它是道的表顯,也是道的作用,如言道體為靜,德便是動,道是真空,德是妙有。道是萬化之主宰,德便是萬物之生母。


【道】:本體 〜理性之止處 〜人類之本來面目。(儒家中庸:天命之謂性)


【德】:作用 〜善美之事態 〜人類之本然行為。(儒家中庸:率性之謂道)


【經】:方法 〜不變之方向 〜人生之當然徑路。(儒家中庸:修道之謂教)


在儒家心法中所言之道,當兼體用二者言。「率性之謂道」:即是說若能率此性來用事,即是人生當行之正路。「修道之謂教」:意即假若不知循此性而用事之方法時,必經修習之功夫始成,是謂之教。


道 德 經【上篇】


第一 觀妙章 【本章經旨】言道之原始,道之體用,即有、無之變化,是本經典最重要的入門精華。


【經文】道,可道,非常道。名,可名,非常名。


【釋】道,要是可以用言語或文字表達出來的,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道(真常之道)。


要是可以因名稱形象表示出來的「道」,也己非道真實的名象。上「道」字代表宇宙本體之常道,次「道」字是言說。此二句,言道之體也。


【註】真常之道(宇宙本體),本無相無名,不可言說。凡可言者,即非真常之道矣,道本無名,今既强名曰道,皆假名耳,故佛陀是以「空、法界」,儒家及易經是以「無極」耶蘇是以「上帝」,穆罕默德就用「天主」來形容「道」。只是名相上不同,其所指的本體都是一樣的,只是人類為了溝通方便(指月手指)而取之假名,在還沒有創造宇宙、天地、人之前就己存在著一種不知名的真常,它是無法用言語、文字、描述等方式來形容它的存在。


*太上老君說:「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。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。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吾知其名,强名曰道,」道在太極未明,陰陽未分,宇宙天地未形成之前即己存在,乃創造宇宙萬物最元始的能源,跨越過去、現在,及未來,存在於一切物質之中,至寂至靜,永恆不變,乃宇宙中最至高無上的力量。


*空海法師:「『道』可道」的「可道」是解脫者、証悟者,透過言語或是文字的敍述,協助我們了悟本來沒有名稱、本體存在的「道」,語言、文字及經典都只是「指月的手指」,不是「月亮」的本體,要直接去看到真理,去看到實相。實相本來沒有名稱,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「名」是現象界,「道」是宇宙本體,現象界的一切也是一樣實際的存在,可以用名稱去詮述,但不管再怎麽稱呼,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實體。「常道」是本體,佛教是著重在「空」的論述,「名可名」是著重在物質、色界方面,亦即現象界的論述,本經第一句話開宗明義,就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在經典、語言、文字相上面,要直接去看到實相的存在。佛並不是因為按照某部經典去修、去証,然後才大徹大悟的,他們都是看到宇宙本體,以及現象界實際的存在,也就是法界、大自然的一切現象,然後體悟到整個宇宙、大自然運作的法則,佛陀歸納出來就是所謂的「三法印」。如果大家一直都是著重在經典方面,就容易落入成為宗教的「信徒」,而不容易成為解脫者,真正的解脫一定是超越語言、文字。老子的法門就是「致虛極,守靜篤」,直接契入無為,佛陀是由「有為法」引導,八萵四千法門到後來就是要契入「無為法」,老子就是告訴眾生如何契入、扣住核心。


【經文】無,名天地之始。有,名萬物之母。


【釋】無相無名之道,其體至虛,天也皆從此中變化而出,故為夭地之始。斯則無相無名之道體,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,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。此所謂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故為萬物之母。此二句,言道之用也。


【註】*當一切名象都還沒有出現之時,那是宇宙天地之始(無極) 。當名象開始出現之時,那是宇宙萬物之母(太極) 。宇宙的一切天地萬物皆起始於無(無極),既然是無,自然就沒有名象,無極然後始生太極(元始一炁) ,太極分两儀(陰陽) ,两儀化天地,而陰陽五行的生剋之理皆在其中,如此而再繁衍萬物,一切名象也漸漸出現。這樣的演變,就像是母親孕育孩子一般。


* 道生天地既是真無生妙有之機,那麽這「有」就要作天地或陰陽而言了。因為這天與地本是道的大用,而且更已落於名相之間有其迹相了,故乃名之為「有」。不過這「有」為什麼就稱為德呢?因為萬物不但仰賴此「有」之功用而化育,而且更是依賴此「有」之功用而延續,萬物雖生於道,怛亦必湏經德之化育始能成,此即「道生之,德蓄之」之意,再說道之大功用,即是天地陰陽之表顯,故以此「有」來喻道之用,此即僅次於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之第二個德之定義。那麼我們若能以自身上之「無」來主宰行為,居中應外,統理四端,再由此「無」中生發利世利人之「有」,普施敦化,為而不恃,這就是移天地之德於人身之意了。


* 當我們把物質解析,第一步是「分子」;當把「分子」再解析,就是來到「原子」的世界,然後「原子」又可以分解為「電子」。在「原子」外圍跑的就叫做「電子」,在中間的叫做「質子」跟「中子」,統稱為「核子」。高能物理學家又再解析「質子」、「中子」到底是由什麼所組成呢?不斷一直再追溯、解析,來到更微細的「光子」、「介子」。又不斷的解析發現,都是由更微細的粒子「夸克」所組合而成。佛教在【金剛經】裡,最大的物質講到「世界」,最小的講到「微塵」,像丁肇中博士獲得諾具爾獎,就是發現「介子」,現在科學家己經可以找到「夸克」,是非常微小的物質,再擊碎之後發現是來到「能源」,再來就看不見了。


科學家發現最後竟然是「空」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。「空」是無邊無際的「空」,物埋學家只能夠看到能源,看不到空的玄妙,於是就認為一切物質都是由能源所組合而成而己。如果我們體會不到空的玄妙,就不會臣服的。佛教就是要讓大家體証「空」的奧妙,而老子所講的「道」,也是要讓大家去體悟「空」的玄妙。「空」、「虛空」裡面,是蘊藏著無邊無際的「能源」。所以不要誤以為「空」就是「能源」。蘊藏在無邊無際虛空裡的能源,當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,會冷卻凝結而成極微的粒子「夸克」,然後又畲慢慢凝聚而形成「核子」、「質子」、「中子」、「電子」,然後當因緣形成的時候,就形成「原子」。不同的排列組合,就形成不同的「分子」,就產生了現象界的一切相。物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:「質能互換」、「質能不滅」。也就是心經所說的「色即是空」「空即是色」,管「質、能」如何生生減滅變化,對整個宇宙而言,又是不生不滅,不增不減的。它就是「法爾如斯」不斷的生滅變化,星球消失於黑洞,白洞便又從另一端釋放出非常巨大的能源於虛空中。《金剛經》的「一合相」,佛法的「三法印」,到後來事實上歸納為「一實相印」:就是要看到現象界實相的存在,包括現象界及本體的「有」跟「無」之間變化轉換的原則。


【經文】故常無,欲以觀其妙。常有,欲以觀其徼。(空海法師、憨山大師同版)


【釋】虛無之道體,既全成了有名之萬物。所以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,所謂一物一太極。故莊子曰:道在稊稗,道在屎尿。如此深觀,才見道之妙處。


【註】要常當去看到「宇宙的本體」的「空」,「道」是如此奧妙,就是佛教所講的「空能夠生妙有」。「空」不是頑空,是能夠生妙有,就是從「宇宙本體」裡面慢慢去看到整個演變過程的奧妙、浩瀚、偉大。從太陽、地浗,天地慢慢孕化的過程裡面,又能夠演變形形色色的花草樹木,一切動植物等五彩繽紛的世界,看到天地造化萬物的「徼」妙、玄妙。


另一版:「故常無欲,以觀其妙。常有欲,以觀其徼」


【註】無欲:寂然不動,無心無念,無所思欲(靜)。有欲:惑而遂通,乃心念智慧之運用(動)。徼:不生不滅的真靈道性(佛家所言之真如本性)。


老子借生天地之「無」,和天地生之「有」,引喻於人,在天曰理,賦人曰性,因同是宇宙本體之分體,乃一道之两用,那麼世人如能在無欲時常觀此妙,這就是抱道守一,如此自性自然圓明,常德自然充沛了。


【釋】當將心念回復到清靜不動,無欲無為的寂然境地之時,則自然能體會大道之玄妙。當漸漸的體悟大道之後,自能感應道交,而激發出含藏在內心深處之智慧德能,進而融合於不生不滅之真靈道性之中。


大道之性,人人本有;大道之德,個個不無。之所以不能回到本來面目者,乃因妄想執著太深,分別掛礙太重,不能使自心回到清靜與祥和。人之自心,本來非生非滅,最聖最靈,能觀見過去,能感知未來,有無量的智慧與神通,只因隨境流轉,而脫離本性,致使原本威靈變化之德能,消失殆盡。


【經文】此两者同出而異名。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

【註】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,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两邊,故釋之曰此两者同。意謂我觀無,不是單單觀無。以觀虛無體中,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。我觀有,不是單單觀有。以觀萬物象上,全是虛無妙道之理。是則有無並觀,同是一體,故曰此兩者同。恐人又疑兩者既同,如何又立有無之名,故釋之曰出而異名。意謂虛無道體,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。而有不能生有,必因無以生有。無不自無,因有以顯無。此乃有無相生,故二名不一,故曰出而異名。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,則不成一體,如何謂之妙道,故釋之曰同謂之玄。斯則天地同根,萬物一體。深觀至此,書不妙哉。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,不能滌除玄覽,故又遣之曰:玄之又玄。意謂雖是有無同觀,若不忘心忘跡,雖妙不妙。殊不知大道體中,但絕有無之名,抑且離玄妙之跡,故曰:玄之又玄。工夫到此,忘懷泯物,無往而不妙,故曰:眾妙之門。斯乃造道之極也。


* 天地是一切動植物、萬物之母,如果要追溯更深遠,都是來自於「空」、來自於「道」。一切萬物外相上面有所不同,但事實上都是同根生。你、我、他都是天地的一份子,都是浸泡在「道」裏面,在「空」裏面,如果無法去體會,內心的不安一是會逶過種種方法去找「道」、找安心。老子一開始就直接切入「本體」,讓我們了悟生死大事,如果我們真能體悟到這些,就會以平等心善待一切眾生,而且「身見」也會破除。法界的奧妙,緣起甚深,玄之又玄。


第二 觀徼章 【本章經旨】演化陰陽相對之論,進而了悟陰陽合一之理。教化世人,有、無相對之理與應對之妙,應用於日常生活中,能放寬心量,凡事無爭。
 【經文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,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


【釋】*假使為了表現美好的形相,就一再去虛偽的巧扮,像這種作為,難道還能算是美好嗎?如果只是希望行善讓別人知道,才去作善事,那麼這種行為,還能算是行善嗎?此皆尚名之過也。善惡之名,實因對待而有。


* 此釋前章可名非常名,以明世人居有為之跡,虛名不是尚。聖人處無為之道以御世,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。意謂天下事物之理,若以大道而觀,本無美與不美,善與不善之跡。只因人不知道,而起分別取捨好尚之心,故有美惡之名,天下之人,但知順已意者為美。而不知在我以為美,自彼觀之,則又為不美矣。譬如西施顰美,東施愛而效之,其醜益甚。


* 老子深觀整個宇宙人生的實相,萬事萬物本來就是一體沒分別,但眾生却一定要用「自我」劃分開來,然後界定出:我要的喜歡的,就是美、善、好。自我所不要的不喜歡的,就界定為醜的、惡的、壞的,老子希望我們能從二元對立的世界超越,進入一體的世界,因為只要有界線,就是衝突、戰爭的導火線,你的痛苦就沒完沒了!


【經文】故有無相生、難易相成、長短相形、高下相傾、聲音相和、前後相隨。


「註」*有與無是彼此互相生滅循環的,難與易相對而覺知了,長與短相對而形成了,高與下相對而比較了。不同的音聲,振盪合和、相互共鳴,也造就出不斷行馳的過去與未來。這相對的世界產生了,而我們也被侷限在這相對的世界之中。而事實上,這都是我們的心念招感,所變現出來的。


* 老子一直要我們超越分別、比較二元對立,當你有了比較心,常常就會比來比去,比到比你小的,於是就生起我慢心,比到比你大尾的,就生起自卑心,這樣你的心是不會解脫自在的,能否以平等心善待一切眾生。


「釋」:【有無相生】:「天地萬物皆由無形生化而來,有形之物消滅之後,再回歸於無形,如此生滅循環之理,形成有與無之相對論。其實太極生陰陽,即已產生相生相對之理。老子恐後世之人,見有執有,見無執無,而以無、有相生相對之理,使世人知返本歸一。」「世上的萬物雖然不能永遠的有或永遠的無,然這無却是一切有的本體,因有這個本體所以才能相生不息,如果我們能善保本體而不以色身之有為重時,則就不會患得患失,為有 無妄動心機了」。


【難易相成】: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,一但衝破困難後,即不是很容易完成嗎?」;「難作的事是大事,易為的事是小事,天下一切大事的成功,都是積小事的完成而來的。小事若有不足,大事也就絕不會圓滿,故這易便是難的本體了。就像治國平天下的大事,湏從修身齊家的小事而來,大學曾說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」,這修身是易事也就是成功一切難行事之根本,身能修得好,就可以在身上生發智慧與力量。」


【長短相形】:「有長必有短,猶如得失之間,人倘無得失之心,又何必爭長或爭短」;「天下凡是長的東西,都是由短的集成的,短的是長的份子,長的是短的總體,是以凡事要向長處著眼,而下手功夫却在短近處,短是長的本體,因為有本體才能相形(互相形成)」。


【高下相傾】:「高與下的依賴是相對的,無下就無高。世人倘為高位者,更應有所體悟。」;「蓋登山不論上得多麽高,乃是由低下處一步一步上來的,因這下是高的本體,高不能離下,故越是希望高,越當守住低,大道在低處,湏向低處求,若不肯低心,或雖低心而功夫不夠,却一味的向高處著眼時,就算上到高處也高不了多久的,是以這下因是高的本體,唯有先把本體建樹好才可以與高「相傾」:互相傾就之意。」


【聲音相和】:「聲音即是音與聲的和合,音是小音,聲是大音,集小音形成聲,


無音即無聲。音虛而空應,聲實而虛嗚,二者相和合即成聲音。」;「音是細音,聲是大聲,集多音才能成聲,音是聲的本體,無音絕不能成聲,如用在人事上,這聲就可以代表聲譽,而音就是決定聲譽的人格了。「相和」是互相和合之意。」


【前後相隨】:「前與後的跟隨是相對的。當你走在前面時,你的前面一定有人,同樣地你的後面一定會有人跟隨,所以前後跟隨永遠是相對的。世人又何必太在乎是前或是後呢?」「人人都歡喜在前而不願落後,故爭先恐後遂成為世人的常情了,豈不知這前與後二者乃是相對法,沒有前怎顯後,沒有後怎顯前。不過這二者雖是相隨,但後卻是前的本體,因為這前是由後而來的,如前線戰爭的勝利,必賴於後備的充足,沙漠中的駱駝,有後勁才能致遠,據此道理,志於道之人,如果到了居於人前的地位,位愈高而心愈謙,功愈大而氣愈歛,騎不恃,惟有後者始能前,明達之人才能看破,大才之人才能實踐,老子所說的「後其身而身先」即是此意,「相隨」:互相隨從之意。」


【經文】是以聖人,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萬物作焉而不辭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。


【註】無為:無所為而為之,無所求而為之,為而不執著。不言:無所為而言之,無所求而言之,書而不執著。不有:有而不執著。恃:仗恃己能。不去:常存不滅


【釋】無心無求之為,即是中道平等之為;中道平等之為,即是博愛無私之為。大道以無心而運化,聖人以無為而教民。聖人明白這天地間相對的道理,卻能超越凡夫的情現和偏見,超越相對的束縛,心也無為,言也無為,行也無為世間的是非與成敗,對其來說,不過是個因果現相,緣生緣減,即使是身在其中,也是在了因果罷了,沒什麼好牽掛或煩惱的。也因為大道的無心無為,運作萬物,自然無有休止,生生不息,雖生成萬物,而不以萬物為己有,雖能生物,而不自恃其能。雖有成物之功,功成而不居,所以至功不朽,聖人學習大道的精神,以無為中道的心來立身修恃,亦復如是。


【深義】1、天下人自從「皆知美」「皆知善」以後,這就是昧內向外尚文棄樸之起始,人心因此就要浮事淺薄了。如此再去為美為善,也難免不有矯柔做作了。


2、這有無、難易、長短、高下、聲音、前後之六對,乃是世上矛盾現象之顯著者,因係由比較中產生,所以永遠是對立的。但世人却迷住在這矛盾上,競趨有、難、長、高、聲、前之一方面,竟惡於無、易、短、下、音、後之六者,由是才生起嚴重的競爭心和自私心,進而更機詐百出,致原樸之本來面目遂不復保存了。 老子看到認為這矛盾現象,乃是產生貪妄及自私的根苗,所以便從萬有之矛盾現象中,取取要者之六對,剖開它的真理而使矛盾化成統一,經「相生」「相成」「相形」「相傾」「相和」「相隨」之幾個字,遂將對立變成調和,並使成為體用一如的關係,而把一切矛盾化解,人能明白此理,自然就不會盲目妄取妄為了。


3、世人因不知「有無相生」之理,所以才患得患失的拼命佔有。不知「難易相成」之理,所以才捨易求難的妄想迷著。不知「長短相形」之理 ,所以才違反中庸致本未顛到。不知「高下相傾」之理,所以才性情孤僻而自驕自大。不知「聲音相和」之理,所以才機智亂用和沽名釣譽。不知「前後相隨」 之理,所以才行險鑽營而逞強鬥勝。是以此六個相生相成等之真理,如果不能澈底看穿,則就生起人性本來所無的物慾、妄想、失常、驕慢、虛偽、好勝之六種變態心理,而世道亦由此六者遂變成澆滿頹敗了。


4、由「處無為之事」,至「功成而弗居」之六句話,是聖人行事之六大信條,也可 說是成就聖人之最好方法。能這樣作便是佛說的一真法界,而佛之內無能度之我和外無所度之人之超然思想,真與老子「生而不有」「為而不恃」的道是相同的。


5、今將這矛盾統一關係列表如下: 本 體 聖 人 行 事 之 方 法 結 果


(1)無 ─── 處無為之事 ── 純任自然 ─── 大事自成 ── 有


(2)易 ─── 行不言之教 ── 素位而行 ─── 大功自得 ── 難


(3)短 ─── 作焉而不辭 ── 盡己所能 ─── 大德自圓 ── 長


(4)下 ─── 生而不有 ── 不居功德 ─── 永居人上 ── 高


(5)音 ─── 為而不恃 ── 不矜不驕 ─── 永世不忘 ── 聲


(6)後 ─── 功成而不居 ── 事成身更 ─── 永居人前 ── 前


矛 盾 ──→ 有 無 難 易 長 短 高 下 聲 音 前 後


統 一 ──→ 生 成 形 傾 和 隨


6、我們若能時時抱守道體率性而行,那麽雖不言美而自美,雖不言善而自善,而且這種美善更是盡美至善,故只有尚樸屏文才是修真上策。然世人却不願這樣作,空執梢末之的繁榮,並不知悟求本體,於是便機智外用,競飾虛表,而偽君子與假道學遂於焉產生了,真小人之所作惡,因全顯露在表面,故自有他的可能限度而不會造成大惡。至於最令人憎恨者,就是那些自視清高的偽君子們,別以為他們有很多美事善事留在社會上,殊不知這些美事善事對他的利益代價是很大的。所以老子在本章之一開頭便指出了偽君子之不當。
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3~ 4章


第三 安民章【本章經旨】:說明聖人如何以無為處事而安民不亂。

【經文】不尚賢,使民不爭。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。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


【註】尚賢:好名,名,爭之端也。若上不好名,則民自然不宇。貴難得之貨,好利也。利,盜之招也。若上不好利,則民自然不為盜。


【釋】天下人若不崇尚那些假賢人,則人民就不會釀成為名而爭之行為了。


孔子之「尊賢」是尊真正有德有才之賢,而老子之「不尚賢」是不崇尚盜名偽裝之賢。如「世間法」裏,一個公司只能夠有一個董事長、一個總經理,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,大家都一直要往最高榮譽的地位爭取,在爭奪的過程當中,彼此之間就會勾心鬥角、互相排斥。「世間法」的修行是越修越厲害、我慢越大。


在「出世間法」裏,任何的果位它都沒有任何名額限制,更何況在無為法中,它是無所求、無所得的,這也就是老子以無為法(出世間法)─不尚質、不貴難得之貨、不見可欲,來度化眾生,跳脫出二元對立的思惟,直接契入「不二法門」。


*如果人人都重道德而不重視財貨時,則盜賊自然不生了。假若人能清心寡慾,恬靜淡泊,雖有可欲的(如物慾色慾等)事與物亦視如不見,漠不動心,萬德將因此而充沛了。「世間法」與「出世間法」剛好是相反的,現在的商業廣告越來越誇大,誘惑力使得人們不斷的增長慾貪,越來越不知足,心境越亂就越會成為欲望的奴隸。科技、物質越發違,人心的欲望反而越無窮,科技的發達到底是讓我們過得越舒服、越安心?還是越緊張、越忙碌、越不安呢?


【經文】是以聖人之治,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,常使民無知無欲,使夫智者不敢為也,為無為,則無不治。


【釋】聖人為了要把前面所講的名、利、慾三種妄心能夠降伏住,於是提出了救世之方法:
一、「虛其心,實其腹」:滌除一切攀賢慕能之妄想,不與世人爭上下優劣,絕棄一切好名之心。並教導人民能夠看到整個法界對我們的重要,慢慢的去學習感恩,消除我慢,一方面以慚愧心,虛心學習。然後使民安飽自足,心無外慕,並充實涵養其內才與德性。


二、「弱其志,强其骨」:削弱其俗志(求名利之志),上者能以清淨自正,自不會以聲色貨利外誘民心,則民自絕貪求,起互競之爭。俗志可弱而道骨湏強壯起來,因為「道」本是萬德之元眾善之歸,此永恆彼無常(求名利之志),假若世人皆知此理,則盜賊之輩就會再有。


*【淺說】所以聖人教導人民的方法,是先教人謙虛己心,去除我是、我能、我慢之心,充實內在,才能發揮圓融的智慧。柔和己性,才不會產生對立。强化學習道德之骨氣,才能超越煩惱,了生脫死。


「常使民無知」如此就可去除世人的世智辯聰,爾虞我詐、勾心鬥角等,「無欲」不是一直去壓抑你的欲望,而是去了悟實相之後,自然能放下爾虞我詐,淡泊名利,知足常樂。


「使夫智者不敢為也」:如此那些濫用機智的陰謀者也就無從施其技倆,不敢胡作非為了。智者:不是真正有智慧的智者,是指世智辯聰、喜歡耍心機的人。


「為無為,則無不治」:每個人如能在各自的崗位上,為所應為,無爭亦無私,人心自平,天下將得以安定。


* 【淺說】所以要引導人民回到清靜無慾,並且使那些投機偽詐之徒,也能收斂其惡行,不取任意妄為。只有順從大道之德性,使天人也能行無為自然之行,則天下還有何不能治化的?


慾望愈多,煩惱愈重,後患也愈難收捨。不如清心寡慾,簡筆純樸,反而能回復到原來的智慧與真性。


亂世之源:1、尚賢 ── 受名之誘惑 ── 爭之端 。


2、貴貨 ── 受利之誘惑 ── 盜之始 。


3、可欲 ── 受慾之誘惑 ── 亂之源 。


救世之法:1、不尚賢(讓之端):虛其心──空好名心──絕假名


實其腹──充實德行──成真名


2、不貴貨(義之始):弱其志──滅貨利心──棄假利


强其骨──剛强道質──成實利


3、不見欲(仁之源):無 知──息滅假知──德自生


無 欲──整肅欲念──心自靜


無 知(無乃滅除之意):識愈多心愈危──假知由此中生;


假知可覆良知──道遂晦。


無 欲(無乃修正之意):慾愈重情愈濁──妄欲由此中生;


妄欲可滅正欲──德遂失。




第四 不盈章 【本章經旨】讚道之體用微妙,而不可測知也。


【經文】道冲而用之,或不盈,淵兮似萬物之宗。

【註】「冲」字古時以盅作解,是虛空之意,它是無邊無際、無形、無相可見,但其中又蘊藏著無限的能源。它能生萬物,養育萬物,萬物用它時永遠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是道體物用之互動玄妙之喻,道因無形故似不盈。


道深不可測,深廣莫測,而道生天地萬物,滋育萬物是萬物之母,而不敢正言,以「似」萬物之宗,因人亦有道。所有現象界的日月星長、你、我、他、一切動植物的所有總源頭,都來自於「道」。基督教講是來自於「上帝」,但是「上帝」不是某一個有形有相的大力神,是指整個的法界大自然、整個「空」、「道」。


*如果慢慢去體悟,你會發現到原來你、我、他、我們都是「本自同根生」,雖然我們眾生的外相、組成不同,但其實根源都是相同的,不但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」相同,包括「空」也都完全相同。外相的差異是為了讓我們方便辨識區分,而且正也是現象界的一種玄妙現象。


* 當因緣條件稍微有所不同的時候,基因、DNA、生命密碼就已經不一樣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宇宙獨一無二的存在,這就是現象界的奧妙,因緣錯綜複雜變化之後,不是一加一等於二,是變化無窮啊!不要只看到外相,就認為我們好像不同,事實上我們完全都是「本自同根生」,如果能夠體證到這方面,就體證到「一體世界」。


【經文】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。


【經旨】這道既有至聖至能之功用而成萬物之宗主,那麽成此功用之要素是什麼呢?同時與人生又有什麽關係呢?蓋人類各有道體,此道體就是宇宙本體之分體,而人生率性所出之行為,即所謂德之行事,這便是道在人身之沖和功用,道之總相既可彌滿六和,無所不至,成為萬物之宗主,那麽這分體之功用當然亦能統四兼萬,無所不包,而成萬物之靈了。是以體同虛空,真大同小,道無二道,故「挫其銳」以下四句,都是成此功用之要素,也是人生實用問題上之最真語。


【註】「銳」即我執妄見之念,代表宇宙間一切的反常偏激的情緒,凡是違反正常的現象,如人心之澆漓,世風之頹壞,以及刼難之瀰漫等,這統可稱作銳。「紛」是眾多、紛雜之義理。


一、 挫其銳:平過份之銳氣,止激偏之鬥志,是乃中庸太樸之道也。


二、 解其紛:解紛紜於一樞,應眾理於無窮,是乃以簡御繁之道也。


三、 和其光:同萬善共調和,與光明共融通,是乃萬德圓融之道也。


四、 同真塵:塵境中生造化,凡界裏現聖機,是乃和中濟度之道也。


據此四句,依別意再作四項要點如下:


一、 銳作好爭解。惟道自息爭,爭無自安靜,此為社會保常之道。


二、 紛作煩惱解。惟道能滌煩,煩盡實智現,此為人類解脫之道。


三、 光作高明解。惟能和其光,才能無所不至。


四、 塵作低暗解。惟能同其塵,才能無所不在。


【釋】「挫其銳」是以此挫字即是挫敗之意。「挫其銳」三字即當挫敗世間一切反常的銳氣講,如現在有很多人受自私心理和利害競爭之挑逗,都變成邪氣橫生之激倫份子,這便是銳的現象,這種現象如潛在個人心理中,就造成慾的競賽,更甚者便是血的爭殺了。不過這銳勢雖然這樣可怕,但道却有挫銳的絕對功用,假若這道能夠深入在他們的心理時,他們自會挫削自己,疏化自己,故這「挫」字,就是構成道的至聖至能之第一要素。


【註】「解其紛」天下之眾理雖然紛紛紜紜的很多,然湏識透這都是一本的生發,故若能徹悟本體,依本體來生發眾理,更能調理眾理時,這便是道的一貫功用,是為構成道的至聖至能之第二要素。


【釋】第二句之「解其紛」,是說道的一貫功用。宇宙萬有之成立,就是依靠這些紛雜之眾理互相交織而成的,不過這些眾理在天地間並不能單調孤立,必得共事天理,以天理作為率首,眾理拱之,如是才可以不紊。而天理居高臨下,調解眾理,於是才可以不亂。是以春天到來的時候,眾理仰之必皆現生機,萬物於是才能甦動。而秋天來臨的時候,眾理又隨之而現殺機,萬物於是才能入寂。像這樣眾理雖然是各行各素,但却完全歸納於一系統之內,聽命於道樞,受道樞之調解與支配,此即「解其紛」之意。亦即孔子所言「一以貫之」之功用也。「紛」所代表的眾理眾行並足貴,貴處在一「解」字上,而四端之統治和萬善之盡兼功能,便是「解」的真工夫。


【註】「和其光」是說譬如一個人雖能作到執道行德之地步,但若不能與眾善圖融時就不算是盡善盡美,故若有圓融調和之工夫,無人無我,而與天下一切光明完全融通無滯時,這才算是圓滿。是以人的行為雖然每每有所滯礙,而道的功用卻能絕對圓融,故本句之關鍵處是全在一「和」字之上,這便是構成道的至聖至能之第三要素。


【釋】聖人用其智慧的光潔而與世人融合於俗塵的生活中,教化世人,而與世人融合在一起,不分彼此,無人無我,是法平等。老子在第23章上所說的「道者同於道,德者同於德」,就是「和其光」的意思。


【註】「同其塵」大道雖然至聖至能,然為發揮濟度起見故必湏同於塵,因此這道才能深入到各個角落,不棄一愚賤,不惡一塵俗,即而不染,入而不迷,因道能在塵俗中起作闈,雖不離塵俗,然又不染於塵俗,這便是道的同化作用,故本句之關鍵處即在一「同」字上,這便是構成道的至聖至能之第四要素。


【釋】若有人不論對道認識的如何清楚,但如不能實用在日常生活上面時,這就與全不明道者一樣,而站在雲端空喴救世,並不能深入於塵俗中者,這亦是不會發生什麼作用的。故蓮花雖美,但由泥中生,假若離聞泥沼雖一時顯得清高,可是它的生機却由此結束,而三教聖人之成果都是由民間修來,越是能於下層之塵俗中現其千百億化身者;其成果便越大,由此看來,上天對大道之功用尚不能離塵而必以世間為對象,那麼人間之修道者怎可以清高自賞的離塵呢?獨不思既離塵那麽由道體中所生之德行,還能向什麽地方施設?故聖人之設教,只有深入塵界各階層去開化,這才能發揮道的功效,而勝果圓滿之菩薩,更當不辭千百億化身,隨緣示現,這才可以滿願,所要者,外表上之同於塵本無關緊要,只要內質能常保聖潔不染的原態,這就是中庸「和而不流」之道,於是才能展開濟度之大作用。故外同內亦同則流,內不同外亦不同則孤,不流孤是外同內不同,老子在第23章上說的「失者同於施」者,即是本章「同其塵」之意。


故道冲而用因有這四大要素在,所以才能盈滿六合,至聖至能,而這道之功用所以能夠淵兮不可窮知之原因,就是因有這四大要素所使然的。


◎人的本性是上天真無之分體,人的性靈是上帝之分體,故天人一體,一而非二,我們如能聆知這天地之始之「無」,便是人類本體之「妙」時,那麼我們人類就不應當再小覲自已,而當利用有限的光陰盡量發揮這無限的常德了。


【經文】湛兮似或存,吾不知誰之子?象帝之先。


*「湛兮似或存」真的太奧妙了!因為「空」、「道」看起來好像沒有、又好像有,就是這麽的奧妙無窮,因此佛陀就主張要體證「空」,必湏從現象界去觀察,了悟之後,對現象界的「空」才能夠清楚看到。


* 「吾不知誰之子?象帝之先」我不知道天地萬物這些,包括「能源」這些是怎麽來的?就是在有「上帝」或是「天地」能夠孕育萬物之前,就已經有了。如果我們一路一直往上追溯,銀河系、太陽系是怎麼來的?答案還是來自於「空」。包括物理學家認為是一個大爆炸的開始,但是大爆炸的這些能源怎麽來的?還是來自於「空」。「象帝」就是現象界的天地,能夠孕育萬物,但是有銀河系、太陽系之前,這些能源又都是散播在整個虛空中。


* 「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」是老子描寫道之根源問題,老子說「我不知道這道是誰所生的」,「象帝」為天象之帝,周禮天官大宰所祀之五帝,即是「象帝」,古時世人為感激天地之恩,故祀五帝,按疏五帝者,東尚青帝靈威仰、南方赤帝赤標怒、中央黃帝含樞紐、西方白帝白招拒、北方黑帝葉光紀,此五帝因司天象之更轉,故亦名曰象帝,且此「象帝」本是天地既成後之司氣之神,天地既是以道為始,那麼「象帝」當然是在道以後生的了。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5~ 6章


第五 守中章


【本章經旨】:中為道的本體,守中就是守住這道的本體。因為在動的現象界冲,萬事萬物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化,不過這種不停的變,乃是現象的變,並不是真理的變,因真理永遠居於環中,以應無窮,故真正明達的人必定站在真理的立場上,靜觀萬事萬物之變,善處其變,並在變中觀察其微妙之真機,絕不能被變擾亂心神:而薄知淺見的人,因自己之立場恍惚不定,所以便要隨變而變,不但變的真機觀察不出,而且更要被事物之環境所左右,時喜時憂,患得患失,人的一生因此便要在迷惘茫然中虛度了,故老子說本章之用意,便是教人要好好的守住人的當然立場 ─中體,這中體就是賦與人身之絕對真理所在他,故若能守得住,就可以觀天地之造他,識順逆之真機,如守不住,便要隨波逐浪因境遷流了。


◎本章以槖籥之為物來喻天地之道,由槖籥之運動,己把天道之造化功用完全形容出來了,但若沒有這「中」來拉動它,則它又終歸於一無所用了。是以這「中」乃為槖籥之總主宰了。


【經文】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

【註】天地:無極生太極,太極撥兩儀,兩儀分天地,陽氣清輕升而為天,陰氣重濁降凝為地,「天地」指大道之理也。


仁:乃指大道無有人類的情執與偏見之仁。


芻狗:古時祭祀用之草狗,祭祀完即丟棄。


【淺說】天地無私,對萬物眾生一視同仁,即使卑賤如草狗,也以平等之心對待。聖人效法大道之德,也平等無分別的對待一切百姓眾生。天地乃承應大道而有,覆載萬物,人乃因天地而生。天地沒有偏私與情執,只有平等與博愛,自然是以無為的心來化育一切。人若真能達到大慈悲平等之心,則是與天地同德,與大道同心。


【深意】萬物之由生長到成熟,必經兩個機運始成,其第一個機運是生機,第二個機運為殺機,萬物必借殺機之催促這才可以成熟,這便是在天地陰陽消長之道中所現的生物與成物的二個機能也。故萬物當生則生,當殺則殺,此即天地率事理當然之中所行之中庸之道,因此萬物就在這一生一殺中,方能有生有成的生生不息。由此看來春夏之生固是仁,而秋冬之殺正是成萬物,這樣說來豈不更是大仁了嗎?而天地以萬物作芻狗一樣的看待,既生之又殺之,既殺之又生之,這還不是為萬物之生生而施的真仁作用嗎?而其機能之運作,乃是率其本然之理於無為自然中作出來的。


◎而聖人亦是以百姓為芻狗,這才見出聖人之真仁處。因聖人本是立道義綱常之責任者,言天地所不言,行天地所未行,在複雜紛紜的百姓羣中建樹道德,使未知者知之,既知者行之,百姓們經受了聖人之教化後,便同萬物之欣欣向陽一般而把應盡的道義建立起來。惟在實地實踐之時,便一定要遇些考驗,所謂「道高毁來,德修謗興」,便會接踵而至,在修道立德之過程上便要受若干不如意的打擊,類似秋冬一般的殺機就會在你前面等著磨鍊你,是故百姓既要接受聖人之教化,復要為聖人所立之道義受磨難,甚至因是而犧牲,如此的以道義既生之,復又以道義殺之,那麽聖人視百姓不是如同芻狗一樣嗎?其實老子這樣的說法也正是反說,「天地不仁」乃是其大仁之處,而「聖人不仁」亦是其真仁之處了。


◎ 天地以生機來生萬物為始,復要以殺機來成萬物為終,萬物之能成熟,這才是物的最終善果,若無所成,則以前所示現的生亦將無用,是以聖人以百姓為芻狗,而使百姓為道義面向考驗甚至雖犧牲亦當不屈的原因,實際正是實踐「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」,依天地造化萬物之自然徑路,來教百姓取得正道和光明歸宿的好方法,換言之,在履行道義上不憚勞,不阿曲,在完成道義上不屈服、不懼死,若能這樣才有光明崇高的成就,而本來心靈上之常德,至是才算發揮無遺了。


◎ 現世之世道日益淺薄,人心日益澆漓,正氣全無,民綱盡毀,這皆因世人不明這芻狗之道,不知在殺機中更藏有寶貴真實的道理所致成的。


◎天地運用生殺二機生萬物和成萬物,那麼我們就不必為萬物之茂盛而興奮,也不必為萬物之枯萎而傷感了,而聖人教化百姓,亦是效法天地之道來利用生殺二機,故凡欲使各自之本來面目全現出來,充份的發揮人類的本能者,亦必湏在殺機中顯現,故凡能把這種道理看破的人,不但能知天地造物之真機,且更能通達陰陽變異之埋,因為陰陽之消長,就是生殺之變化萬事萬物皆被動於這個理數之中,雖然因世人之不察,多有喜於陽而惡於陰者,但若以天地之整個立場來說,陰之一半,更是決定成果之機會,是以在我們人生過程中,苟欲保全固有之人格,和發揚固有之常德時,則於順境中實不易表顯,必逢危難艱苦之逆境中始能光大,故這屬於陰之殺機磨煉,實是上達或趨下流之大考關。


◎是以我們如能識透此理,既知環境越是艱困越當發揮固有的常德與本能,那麼我們對貧富、吉凶、順逆、生死等事,則當隨遇而安,順其自然了。如塞翁失馬,不為得失動念,顏回之安貧,不以貧富亂志,以及那些雖站在生死邊緣,猶為保全正氣正義作最後之抗爭者,這些人都是因為能識逶生殺之機的妙理,所以才有光輝的成就。


【經文】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乎,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,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

【註】橐籥:風箱。 橐:沒有底的囊袋。 籥:孔。


數窮:減損、虛耗。 中:虛靜無為,不偏不斜之中道。


【淺說】天地之間,就像是一個運作的風箱,不用則虛以自處,但非內中無物,而是深藏玄機;動則應變無窮,源源不絕。人能如風箱一般,虛以自處,內而有物,當靜而止,當動則變,能屈能伸,能藏能放,此亦是中道之用也。


言多必失。不僅失,而旦傷氣耗神,不如謹守中道,該說則說,該止則止,言言得當,無有廢話。


◎人要體悟天地之理而修中道。不僅言要守中,六根意識皆要守中。眼不多聞、鼻不多嗅、口不多言、身不躁動、意不妄想。六根能安穩,則定性能現前,智慧能提昇。當身心寂靜之時,自然能神通顯現,感應道交,威靈變化而莫測,此皆守中之妙也。


【深義】承上言天地之道是以生殺二機來造化萬物,故萬物依此周而復始之定律才能生生不息。而聖人理民之道,亦是效法天地之生殺之機,在生機中啟發之,復在殺機中精驗之,萬民經這樣的栽培提選,這才顯出人類固有之天賦,而萬世不可變之治世要綱才不致消失。在這一推一接,一放一收中,萬物才能生生,民綱才能延續,世間之一切萬事,亦見出因果循壞之理了。


◎是以這天地間純粹就是一個大風箱,其中間籥之往復作用,即等於生殺二機之變化,風箱在一推一拉中才有空氣之送出,而天地間亦在一生一殺中才有萬物之造化和民綱之建樹。


◎此大風箱,雖是個空虛寂靜的東兩,但在這空虛中却有造化,藏有無限妙機,在一旦因緣成熟時,便要隨動而出,陰陽消長,生生不息,越動越出,永遠無窮。


◎「多言數窮」之寓義,和佛教中離一切言說迹相之論旨一樣;都是主張向內反觀,依言說求究竟,不但不能致,而且更有反成壅塞之弊。學道者若真能假言為始,棄言為終,最後終能守中不離時,則道自成了。


◎順而不狂,逆而不傷,唯守中者始能之。常執中道,安步正路,這亦是守中者之份內事。故天地大橐籥不怎樣的往復推拉,這對守中者不但無影響且更能佐成大器,而不能守中的人,則便要被淘汰了。


◎天地之生機是長養生育,其功用是普化,天地之殺機是收束淘汰,其功用是拔粹,故這殺機實是生機之後在成功階段之一場考驗,此中實有造化萬物之大仁作用,如在秋風頻吹下之豆麥,雖然枝黄葉落淒涼得令人可憐,但其豆實與麥實確因此而粒粒皆熟,留取此粒籽,這才有來年之重生機能,依此類推,萬物皆當如此,故此殺機之殺字,並不是只殺之了事之殺,此中實有因殺而得生之微妙道理在。


◎以橐籥之為物來喻天地之道,由橐籥之運動,已把天道之造化功用完全形容出來了,此喻可稱恰當已極。但天道雖有妙化萬物之功用,但若沒有本體來主動它,那麼一物也不會妙化,是以在臨要收章之際,仍將全章之總樞寄付於一個「中」上,以此「中」來作橐籥之最高主宰者,由此引申之,若橐籥之天地功用是妙化萬物,而這「中」就是生發功用的本體了。


第六 谷神章


【經文】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。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。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。


【本章經旨】老子用多種借喻來詮釋無極虛空之妙。此言道體常存,以釋上章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之意。依「谷神」之假定義來透視「中」的正體,得知中體雖是真空寂然,然在真空中却又靈妙無窮,如萬物之生住異滅種種的變化等,都是由「中」之本能演化,是以本章即是繼橐籥之功用後詳述「中」體之一章,亦可說是直指大道真體之一章,只是為了使人容易入念起見,故把「中」改作「谷神」,至於此外之「門」與「天地根」等,這亦都是「中」的變名詞。


【註】谷:虛而能應者。谷神:比喻大道之元神、性靈。在人即為不生不滅之真如本性。玄:指言亡慮絕至靜不動之道。牝:即是依玄所生妙化萬物之德了。牝乃陰性,物之雌者。即所謂萬物之母也。門:即出入之樞機。綿綿:延續不絕貌。勤:窮盡之意。(另一義:凡有心造作,謂之勤。)


「谷神不死」:譬道體至虛,靈妙而不可測,亙古今而長存。且能生天生地萬物生生而不已,故曰是謂「玄牝」:原始之母;乃太極未明,混沌之初時。「玄牝之門」:即萬物出入之樞機。「用之不勤」:道體至虛,無心而應用,無有窮盡。


【淺說】「谷神不死,是謂玄化」:大道的元神不生不滅,大道的靈性永遠存在,其玄奇且神妙。萬物之初,都是由此太極之道孕化而生,它就好像是萬物之母。大道幽深,空虛無物,其中有靈、其中有能、其中有而、其中有德、其中有智,出神而入化,活靈活現,不可思不可議也。


◎「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」:這太極的生化之間,形成了開創宇宙之門,亦成為創造天地的根源。在背後這推動太極運化的力量就是「道」,而這大道的力量同樣也推動著一切成住壞空之演變。


◎「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」:其含藏之能量,似空非空,似存非存,綿綿不絕,取之不盡,用之不絕。


◎人心之谷神,即是道性、即是佛性,亦能發揮綿綿若存,用之不盡的能力。萬物雖是大道所創,却也是由人心所為。心可成佛,心能證道,大道雖然原本存在,但大道之法,卻是應運人心而生。人心向道,則佛道之法常存人間;人心背道,則佛道之法漸衰漸微。道不遠人,人自遠道;當人心漸漸離道,德智自是不能圓滿,我們原本所具足之福慧;當然是難續難存,用之有盡也。


【深義】「道」、「中」、「谷神」、「玄牝」雖都是宇宙本體之代表字,但因定名之場合不同故其涵義亦因而之而稍異。如由玄牝之功用方顯谷神之靈妙,由谷神之靈妙方顯中體之大能,由中體之大能方顯道之正體,老子惟恐世人不能識透這道之真象,故多立幾個名詞,以使世人容易了解。


(一) 道:萬物之理依道作主宰,為最普通最原始之通用名詞,平庸莊整,不涉神祕,此道是兼體用二者之總名詞。


(二) 中:因道能居中應外,主宰一切,為宇宙萬有之生發樞紐,更是事理不偏不倚之正常定律,故言曰中,此為文理方面之名詞。


(三) 谷神:谷者永遠不易之無,因道之本體本是真空寂靜的東西;神者妙其用,是永遠不死之靈,因道之功用永遠是妙化莫測的,是以此名詞中已有神話意味了。(大學之明德即本章之谷神)


(四) 玄牝:「玄」無極而生太極,無極之真理主宰太極始生消長之作用,故主宰消長者道也。因道為生殖萬物之核心,萬物由陰陽和合生,陰陽者即生萬物之母也,故以牝母作喻,此為因道之功用而命之名詞。


◎道之正體曰無極,此無極就是本章所說的「谷神」,(或作中體,或作玄牝)。這個無極之理自從分散於萬殊以後,賦予天者即是天理,賦於人者即是人之本心、本性,是以世人若能常率「谷神」而用事,更能時時不離時,久之即可上合天理,下通物性,最後終能與天地同參了。


◎是以此賦於人身上之無極,既然亦是衆理之母體,那麼凡是率「谷神」所用之事,必然是無過不及,不偏不倚,此蓋因自體之無極就是中之體,而率此中體所行出之事,當然都是順理之中則了。


◎「谷神」、「玄牝」二者乃是立名之異,並非實際有異,因「神」指主宰萬物之主說,今加一「谷」字就是在主宰萬物之主上再加一真無,故這「谷神」二字即是在真無中主宰萬物也。至於「牝」是指生養萬物之母說,今加一「玄」字就是在生養萬物之母上再加一微玄,故這「玄牝」二字即是在微玄中生養萬物也。是以這道因有「谷神不死」之義理,所以才能生養萬物之「玄牝」,而這「玄牝」作用之先機當然以天地為始,故這「玄牝之門」就是天地之根了。


◎道就是「谷神」,這「谷神」在人身上就是靈性,(這靈性因是無形無相的故語之為「谷」亦表示空義)


無極(玄門):由無名生有名統理萬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}天地根(致中和,天地位和萬物育)
太極(牝門):由有名生有形生育萬物


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7~ 8章


第七 無私章


【本章經旨】:本章所說的無私,就是佛教中的「無我」,是以我相、我見不除,則身見、我是、我能、我慢則將滋長,障蔽自性,無法解脫,是以先除「我相」乃除四相之基本,此乃大乘佛教中之正宗要義,亦與儒家之四絕(勿意、勿必、勿固、勿我)及己立立人、己達達人之總旨不謀而合。


【經文】天長地久,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,非以其無私耶!故能成其私。


【註】「不自生」:公而無私,不以私我之意念而生化萬物。「後其身而身先」:將自身之利益置之於後,反而法身慧命先得利益。


* 天地以不生故長生,以比聖人忘身故身存也。意謂世人各圖一己之私,以為長久計。殊不知有我之淞者;皆不能長久也。然天地所以長久者,以其不自私其生,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體天地之德,不私其身以先人。不愛己身以喪道,故身死而道存,故曰外其身(色身)而身存(法身),此豈不是聖人以無私而返成其私耶。且世人營營為一身之謀,欲作千秋之計者,身死而名滅,是雖私,不能成其私,何長久之有。


【淺說】◎大道所蘊藏之能量,創造的天地,能夠這樣長久不衰,就是它不以自我的意識來生化萬物,平等而自然的對待一切眾生,平等自然就是中道,能處中道,所以能長存不滅。


◎ 聖人體悟了,大道無私無我之理,自然就明白真我的本性,是無我無私。只有回歸真我,才能真正的與大道合一,與天地共融,超越生死輪迴之煩惱。所以藉假我(色身)以修真我(本性),不計較身我之利益得失,以眾生之利益得失為先,如此反而累積了真實的功德,成就了自己的法身慧命,如此之行,則稱為菩薩行,亦奠定了成佛證道之基礎。


◎ 這不就是聖人能以無私的心,來對待一切,如此反而是成就了自己的偉大,天地鬼神都能夠感應其德,而為之恭敬和擁護。學佛修道者,若不以私心來修福報,不以私心來積功德,自然而平等的幫助一切眾生,以此善心及正念來修持,則漸能提昇自我之靈性,明朗自我之智慧,圓滿自我之道業。


【深義】◎佛曾有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」和「眾生度盡方證成佛」之願,但事實佛並沒有沈淪於地獄之中,也沒有等待度盡眾生,但已證佛果。是以滿腹自私心理,只知為一己之利益著想的人,後果必然崇實光輝,故這二者之區別差得很遠的。


◎人類不當有私心,這個理由可從有形和無形之二方面證見之:


首先在無形之真理上來看:世上之所有人類每個人都有靈性,這靈性本是宇宙本體之一部份,不但與宇宙大主宰是相連相關的,而且我們人類之相互間,亦因是同分子之關係,故也是同體不可分的。這個道理就是所謂「大我」之產生原由。


◎ 再依有形之物質上說來:人類之自身乃是世間共同物質之暫時集合體,這在佛教中說,即是集聚地水火風之所謂四大假合而成的。因此人類在住世期間中,雖然你我的色身,體位分別,界限迥異,然一旦物滅以後,這些所假立的體位與界限,便一概否定,四大假合之肉體,仍將散歸於四大之原有處,到那時候還有什麼你與我之分別呢?並且此四大遇到機緣成熟,說不定又要集聚成什麽物體,照這樣集而復散,散而復集無盡無休的演化下去,那麼世間上之所有物質,即連現在之各人身體也包括在內,不都是一個沒有絕對立場與名相的東西嗎?一切名相、界限、體位、與立場都是暫時之假定,四大最後終歸共有,基於此那還有什麼你我的爭執呢?而一切為這一個「我」字所引來的自私企圖還有什麼真正代價呢?像這種道理我們果能仔細的尋思一下時,則「天下為公」共有共存之思想,自然就可以徐徐自生了。


◎ 老子雖以「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」之理諄諄教化世人,然世人能依教奉行者幾稀?擺在眼前的事實只見到人類之自私心是愈演愈烈,因此在人類心理上若果自私觀念存在一天,則人類之固有良知與良能便要泯滅一天,而救世之要諦必以建樹道德為先,而建樹道德之良好根基更湏以無私為起始。


◎ 因有我故有私,如我相泯滅則一定也就沒有私心了。那麽這無我之法,最好是學用忍的功夫,若能常以忍行來克制這個「我」;這是定可以收得無私的效果的。如在順境中能用堅忍,便能尅制利慾的誘惑。在逆境中能以力忍,便不會為貧困而變心。像這樣牢守人生的真理,不為名利財色等之妄法所迷惑,有我忘我,一念不起,請問這時還會有什麼自私心嗎?故如來所說的「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」正合此意。


◎ 由於人類之自私心理,致貽害於人群之事實,這並不單限於名利場中,就像在教化界中亦屢見不鮮,如現在正有很多教化團體之互相攻訐,彼此不容,這不能不說是自私心理之表現。否則既知都為利益人類而服務,更都以匡正人心為目的,那麼何湏生起抵牾攻訐之行為呢?造成這種事實之出發點,多是因為嫉人之能,嗔人之强,和矜己之勢,吝人之求所致。此皆是因自私心而起。是以像這種自私心不滅的人,就不必再看他開口道德閉口仁義的裝模作樣,實際他的心田早已黑成一團,故這種人是絕不能有良好的教化成績建樹的。


◎ 是以這自私心理既不應當出現於社會各階層,那麼在神聖之教化界中怎能有殘留的餘地?故凡是已獻身於教化界中之有志於道者,實當本著救人先救己之軌範來早速整肅自已一下,在一切遠大抱負尚未立之前,務先把這成為害道之因之自私心去掉,一切之發必湏完全以大我之共利作目標,是善與共,是德與同,若能以這樣的無私態度來推行教化,則其後果才會有光輝崇高的收獲。


◎ 天地因不自生乃得長生,這就是天地無私心的意思。若問天地無私心的表現是什麼地方?我們可於天地三大本能上窺見之:


(一)「大德曰生」:此言天地之所行事,時時處處皆以利養萬物作出發,並無半點戕賊萬物之性質,也沒有圖謀自己之生而忽咯萬物之生的事情,因天地對萬物完全是德的被護;並無自生自養之心理,此即不自生之一也。


(二)「陰陽消長」:一切氣運之消長並不為自利而用,乃為萬物而運行,至中至和,不易不變,此即不自生之二也。


(三)「恆守中道」:此言天地之利養萬物,永遠是以無過不及之中道來處理,到任何時也沒有過份的寒與熱,更沒有反常任性的變換,千古一律,不失信守,這裏面並沒有任意獨斷的行事,完金以萬物之生生為條件,此即不自生之三也。


天地因有此三大功能,所以凡是天底下的無不被其滋養,凡是地面上的無不靠其生育,天地就這樣的只知利養萬物,並不打算自己之利益與生存,可是萬物在遂其生存之後,天地自然亦得其位,並且永遠成為萬物之生母,此即天地「後其身而身先」之處,不僅如地,天地更在大利萬物之後,還不居功不恃名,不管萬物對他的反應如何?天地永遠是默默無言的素位而行,不嫉妒萬物之繁榮,而能以萬物之生為生,又不嗔恨萬類受恩不報,而以不報視為本行,像這樣自己雖然永居榮譽之外,但一切最大之榮譽究竟還是屬於天地,此即天地「外其身而身存」之處。由此看來,這天地能以這三大功能來利養萬物,更在成功之後復後其身,此即天地所以「天長地久」之原因也。


◎ 人類如也率由「谷神」之本能而用事,己立立人,化育萬物,無人無我,使德廣被於天下時,則人類亦能與天地一樣,其生命將永遠不死。他們所以能夠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之原因,這正因他們能各盡「谷神」之本能,教誨眾生悉受真理之召喚,希望眾生完全由罪惡之深淵中拔救出來,因其能這樣大公無私的救世救人,所以才能獲得眾生之歸心與敬仰。這樣他們在生前雖都是後其身外其身的犧牲一切;勞而無酬,這在表面上看來似乎對其自己並沒有什麼利益,可是在他們的身後却建樹了不朽不拔的聖功事業,與天地同流,與歷史共存,此即聖人「死而不亡」之謂也。是以人類欲同天地共長久者並不定多麽艱難之事,其關鍵但看世人是否真知真行;是否永恆的知行合一就是了。


◎ 能識透人生道理的人,他雖處處謙虛的「後與身」,不與人爭先利,但最後却終能先於人獲得真利。至於事事搶先的人,他雖能於一時可以獨占頭角,但後來鮮有不落於人後而至一利不利的。還有因識逶人生道理而「外其身」的人;他雖把自己置諸度外不與人爭名實,但後來之真名實却能永遠不去。


第八 若水章


【本章經旨】:言大道若水,人之修道應學習水之德性與善性,則近道矣!


水之善,妙在利萬物而不爭,隨方就圓,故謂謙虛不爭之德最為上善。


【經文】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


【淺說】聖人的德行,就像水一樣,灌溉萬物,滋潤眾生,柔和無爭,能做人所不願做的,能忍人所不願忍的,能屈人所不願屈的,能受人所願受的,謙恭卑讓,如此的德行,是很接進大道的。


水乃無心之物,利益眾生也以無心為之,謙和柔順,圓融變通,遭到排擠而能退讓,受到打擊而無有不平。好也接受,壞也接受,總是能安然處之;好也自在,壞也自在,總是能「自游自在」。


修行者,若能修得像「水」,則離大道不遠了。


【深義】人類之所謂善,因大都有私心之故,不是沽名釣譽以為善,便是有為做作以善作別有企圖之掩護,而且在既善之後,差不多更都是自驕自恃,炫耀矜誇,故人類欲成上善,則非學水德學到究竟不可。


人類之心理都好向高處鑽營,皆以能夠居人頭上臣視大眾為榮耀。對居於人下不顯不達之平淡立場多是不願遷就,或自視清高,不願接近一切庸俗事態。而水不但能就低向下,而且更能含垢納污,故老子教人學水之用意,就是希望人類亦能忍辱含知;低心下事之意。


【經文】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

【淺說】聖人修得像水一般的德行之,待人行事,懂得處在最妥善之處。心境深妙,能虛能容,並以仁慈和善施與眾生。心境深妙,能虛能容,並以仁慈和善施與眾生。言出必信,處理政事也能善化其民。做任何事,自能發揮巧妙的能力與才幹,並能用智慧選擇最恰當的時機來運作。也只有像水一殺的柔和順忍,無爭無求,才不會招來對立及怨恨。


【深義】人能心如止水,避高就下,「能知所止,收心就低者」便是居善地;能虛心養慧,含智內照,「能虛無清靜,萬德具足者」便是心善淵;悲憫眾生,觀機逗教,「能仁心濟世,不欺不偽者」便是與善仁;能言語真誠,心口如一,「能心口如一,言行一致叁」便是言善信;能因人因地,權宜治理,「能執中用事,發必中節者」便是政善冶;能屈直方圓,恆順應變,「能因機而用,隨境而能者」便是事善能;能當行則行,當止則止,「能循規守矩,行上依理者」便是動善時。此七善能立,萬善皆立,沒有不近於道的。「世人若能實踐出這七善,則其他眾善皆可隨從而立」。


◎水之上善處,在本章所述之二項水德和七上善已經完全詮釋出來;今為人類之切身實用起見,乃從水之一般性質中,再把最重要的水德物於四項如下:


(一) 水能常清:萬物各有本體,這清便是水的本體,因水能常保它的本體,水雖善能代物洗滌污垢,但它自體並不會因代物洗污而變質,洗過以後,自己依舊現出它的清淨本體來,污質沈澱,本體澄清,這就是水能不昧本心,不住於物之最大善處也。故我們若能如水一樣,雖含垢納污而不嗔,忍辱受苦而不恨,和光同塵而不流,應事接物而不染,不論處在什麼環境中,均能本體常明不失本心時,則天理自然純全,常德自然充疋,此乃聖人立教之主要目的。


(二) 水流向低:只要是低凹之處,水從來是不嫌不厭欣然前往,它不但不與萬物爭高低,也從沒有與他物計較過。而人卻因私心作遂,貪嗔之妄念不止,遂拼命的向高處攀援,只知運用機謀,角逐名利,還管什麼道德廉恥,自以為財多可解决一切,名高可決定一切,獨不思位高則危,身極則險,是以凡是自大成性不肯虛心下就的人,或是孤僻驕傲不接近現實情況的人,那麽他雖是一時據高驕恃不已,但其心理已經變態。世人若能和水一樣的低心下就,這不但可使心地淡泊素潔,能免除很多人世上之無味煩惱,而且更因與世人無爭無尤,此乃息爭合群之法。


(三) 水能相融:水不但與同類能夠相容,亦能與他質相融相化,如不論酸甜苦辣鹹之五味,或紅黄藍白黑之五色,與水混合,立即有調劑與融化之功用,而沒有尅制不容之現象。而人類本應打破一切界限隔閡,彼此互助互謀共存才是。


(四) 水能隨器:水能隨方就圓,乃外相能隨之緣起,而本質却能不變,此乃和而不流之特性。是以人類若能與水一樣,素位而行,苦樂不動其心,順逆不擾其志,且經環境之考驗與鍛練後,將更顯得堅實壯大,雖然別人看不見你的心境,而你自會樂在其中。


【道 德 經 讀 書 會 筆 記】第9


第九 持盈章


【本章經旨】:教人處世謙虛,知足而知進退。


【經文】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揣而銳之,不可常保。

【註】持:得到。盈:自誇自滿。已:止、低調保守。


【淺說】自滿自驕,只會遭人厭惡,不如保守低調。好露鋒芒,只會招來嫉妒與排擠,是難以常保久安。


謙受益,滿招損。人常驕而不自覺,滿而不自察,遭人排斥,還不明其因。修行之人,湏時時觀照自心,湏時時檢討過失,當心念有了「我能力很強」、「我貢獻很多」、「我修的不錯」。此時貢高我慢之心已在不知不覺中蘊釀,這將是為人處事以及修行上的一大障礙。


【深義】「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」者,此是破人之功利執著心。教人知道因矜持而中敗之可惜,實不如早一點知足知止為妥善。世人因功利之誘惑不得不趨向棄實務華之一途,故世道詭詐和人心虛偽之基本原因,多是因功利二字誘惑出來的。


「揣而銳之,不可常保」是借器之喻以破人之名位妄想心。既然一把刀如揣得太銳和磨得過利的時候,就要早崩速傷而不會長久;那麼世人之名位如貪住得太厲害時也是一樣,必然是名愈銳而身愈危,最後是絕不能長保的。是以人之一生最好還是多充實質,不要側重名位,假若德不足而竟徒向名上用功夫時,此正是動亂與禍害之根源,是以世人凡是在名位上只知進不知退,和名不與德並行的人,其結果正是名說敗速,這是如同太鋒利之刀一樣是不能耐久的。


【經文】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。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。


【淺說】就算是能力再强,賺得黄金翠玉遍屋滿室,命終之後,分毫都帶不是。仗恃自己財大氣粗,驕傲輕人,因而造作了許多罪業,終將自取其禍。人的偉大,不是靠外在的財富和地位,也不是靠能力或學歷,而是在於我們為眾生付出的心有多大。


【深義】世間之財貨雖是人人之所共好,但最好是順其自然由道直取,更湏知足知止不可過份的強取妄求;否則將為貨利勞而役形,增加煩惱。更可能因此而成敗德辱身之因素。而財貨實又是一切盜賊小人不肖份子之緣起,財多必招忌,多藏必厚亡,故凡是財貨滿堂的人因在小人之窺視下,那能永保日久不發生意外呢?故世間之財貨,不但是煩惱因素,更是罪惡淵藪,是以人生對財貨之正當看法,就是依道生財,知足知止,取之於天下,用之於天下,所謂「仁者以財發身」,積財不如積德。


而當名位、利祿與財貨俱收的人,本當知足知止以修厥德,唯一旦富貴以後,便不可一世起來,自驕自傚,目空一切,自持盛氣凌人,這樣不但自己之人格會因物而沈沒,而且更能惹致千萬人之僧恨怨懟了,所謂「一人富貴,萬人嗔怨」,故老子才告訴我們,假若人生一旦得了富貴持,更應當重義輕利以財發身才是正途,這樣不但不會遺留罪咎於人世,而且更是建功立德的好機會。


【經文】功成名遂身退,天之道。


【淺說】在的成名就之後,能夠退居保守,含藏收斂,才是合乎自然之道。世人果真功成名就了,為何仍不願意退身收斂?只因貪名戀物,執著不捨。此「退」字,乃是天之不盈之道,明白進退,才是能者之智。


【深義】天之道是以功成則移為常道,不戀棧功德也不佔有榮譽,因此天之道才可以長久。因此世人如能在功成名遂之際而身退時,這就是和天道相符之正行。


這不盈、不銳、知足、不驕之四項哲理,並不僅限用於功、名、財、氣上,在一切處世上皆應作如是觀,時加警惕,能如是將滋生出許多美德,如不貪婪、不嗔恨、不妄想、不驕慢,以及和平共榮,清心寡慾、重德輕貨、忍辱謙讓等,都是依此四者而生的。故孔子在問禮時,老子所告之者「、、、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貌容若愚,去子之驕氣與多慾,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,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」可說亦不離此四點之範疇。是以老子對這不盈、不銳、知足、不驕四者,如此重視,故凡自滿自恃、過露鋒芒、輕德重貨和驕氣凌人的人,他們在社會上絕無法長安無事。就是偶有所成,也是失敗前期之現眾,這就是他們不明白不自生方可長生之道所致的。

沒有留言:

追蹤者